陀翁筆下的人物,姓名多有隱喻。以《罪與罰》為例(源自《罪與罰 學術評論版》):
- 羅季昂・羅曼諾維奇・拉斯科爾尼科夫(РодионРомановичРаскольников):Раскол,分裂,這個詞精確地抓住了小說主人公性格與世界觀的特徵:善良與殘酷、溫順與暴躁並存,凡事好走極端,在信仰與懷疑中艱難徘徊,心中懷有高尚的救世理想,卻又堅信為達目的可不擇手段。
- 索菲娅・謝苗諾夫娜・馬爾梅拉多娃(Софья Семеновна Мармеладова):Мармелад,柑橘果醬、軟糖。一個悲劇家庭,卻有一個甜蜜的姓,強烈的對比體現了作者對其的束手無策和深刻同情。
- 阿爾卡季・伊凡諾維奇・斯維德里蓋洛夫(Аркадий ИвановичСвидригайлов):當時《火花》雜誌在俄國紅極一時,雜誌最受歡迎的欄目是「觀眾來信」,專門報道各種醜聞,但因審查制度必須使用化名。斯維德里蓋洛夫便是烏克蘭一座城市中某惡棍貴族的代號,這個古怪的姓中帶有些西南俄方言色彩:свидый,酸澀的;хайло,喉嚨。陀翁寫作《罪與罰》時,弟弟曾去過這座城市並發現這個代號在當地人盡皆知,也許把這個信息分享給了陀翁。
- 彼得・彼得羅維奇・盧任(ПетрПетровичЛужин):лужа,水塘。盧任的靈魂就是一個水塘,渺小而骯髒。彼得,源出希臘語「石頭」,彼得・彼得羅維奇,石中之石,心腸冷酷可見一斑,盧任是作家心目中俄國新一代資產者的集體縮影。
- 莉扎韋塔・伊凡諾夫娜(Лизавета Ивановна):俄羅斯宗教傳統中的「聖愚」類型。
- 德米特里・普羅科菲耶維奇・拉祖米欣(Дмитрий Прокофьевич Разумихин):Разумиха,理性的(女)人。
- 安德烈・謝苗諾維奇・列別賈特尼科夫(Андрей Семенович Лебезятников):Лебезить,巴結、討好。
- 米科爾卡(Миколка):尼古拉(Николай)在民間尤其在農村的暱稱。《罪與罰》裡有兩個同名的人,一個是兇案現場樓下的分裂派油漆匠,攬下一桩別人犯的兇殺案,只為了背負苦難,迎接救贖;另一個是拉斯科爾尼科夫行兇前所做噩夢中的馬車夫,獸慾發作的他把自己的馬活活打死。兩個同名人物其實是拉斯科爾尼科夫雙重人格的化身,也象徵了俄羅斯人的雙重性 —— 是天使般的油漆匠米科爾卡,又是魔鬼般的馬車夫米科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