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叶星优酸乳

叶星优酸乳

阅读是砍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twitter
tg_channel
mastodon

社會運行不靠仁義道德,但父母為何先教它們?

photo by Jelle de Gier on Unsplash

此前頻道有個問答,摘錄如下:

問:

你好,頻道主。我最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但是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所以想請教一下前輩。就是為什麼社會運行的規則從來都不是仁義道德,而人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先教給他們善良、為他人著想等品德?謝謝頻道主。


答:

首先,我不是前輩哈,和你大概率是同齡人,或者稍微比你大上幾歲,不用這麼客氣。

其次,我嘗試說下我的理解:你想不出所以然來,是因為社會運行規則與教育這兩者不是一個東西,主導的角色、目的等都不同,因此,嘗試在其中尋找共同之處,大概率是無用的。

但這個思考是有意義的。一個正常的社會,規則和道德是相輔相成的,規則做硬性約束,道德做軟性(意識)約束。你憤怒時打人,會受到懲罰,這是法律的約束;但你不會輕易打父母,這是因為你首先會受到道德的約束。

能不能只用道德做約束呢?不能。因為道德無法做到具體的約束,也就失去了約束的意義。社會的運行需要約束,是因為沒有約束就亂成一團了,談何運行呢?因此,需要一樣東西來約定彼此的言語行為,做到有規矩,成方圓。

雖說歷史書上講大部分的朝代都是推崇儒家,主張仁德治國。其實不然,自秦朝以來,都是外儒內法,維持帝國運行主要以法家的方式,輔以儒家的思想,後者最大的作用就是統一意識形態,給予統治者正當性,維護社會穩定(例如清朝順治帝頒布《六諭》,將意識形態宣傳明文化滲透至鄉村,詳見之前的推送)。

人們教育孩子,為啥多在道德方面呢,我的理解是,關於規矩的部分,他們本身了解也有限,而且也會有其他人來教授,因此會集中在「看得見」的道德部分。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希望孩子能「做個好人」;相對的,政府不是不希望大家做個好人,但它根本的目標是社會能夠「穩定」運行。


前段時間在病房聽到不少故事,其中就不乏農夫與蛇的類型。

比如老楊,以前開墾勤奮,耕地多,其中有塊地正好在大路與鄰人的地之間,以前,鄰人每次去耕作都得繞很長的路,他於心不忍,借了一塊地方讓鄰人方便通過。久而久之,鄰人不提歸還,甚至在幾年前高速路徵地時,鄰人為了獲得補償,據為己有……

另一則也類似,老張多年前走出大山,老家的田地租借給一人,幾年後老張回去,發現自己的地變小了,少了幾分(一畝為十分)。各種詢問才知道,所借之人並不愛護自己的地,隔壁地的人耕土時,一年佔用一些,多年過去,竟佔去了好幾分。他紀集眾人討個說法,最終拿回了土地。說這個故事時,他告誡其他病人,凡是像他這樣租借田地的,得留個心眼,最好在地界挖出幾十厘米,填入水泥,再回填泥土,以後有糾紛,挖開土地即可辨別地界。

結合近期閱讀的一本書 —— 成書於明代的《騙經》,列舉了許多哄騙劫盜的故事,不得不感嘆,社會險惡,防不勝防。

回想此前頻道的這個問答,覺得自己想得片面了。社會的確不靠仁義道德運行,在具體的規則(法律)之外,還存在許多中間地帶,如果父母沒有道出其中的運行規則,而僅僅傳授仁義道德,顯然是不稱職的。許多父母的不稱職,不一定是主動選擇的,可能是被動的,一方面他們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和經驗,另一方面被「仁義道德」的儒家思想影響,而忽略了社會運行的現實。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