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叶星优酸乳

叶星优酸乳

阅读是砍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twitter
tg_channel
mastodon

讀記|二〇二四・九:歷史教訓、人工智能、新加坡等

image

前言#

關於閱讀,我是「雜食性」動物,也就是各種讀,讀雜書,這個月讀到的幾本書都挺不錯的,尤其是幾本英文書,話題我都比較感興趣。

李光耀的回憶錄,上冊讀了很久了,這個月在通勤路上讀完了,帶著許多疑問,迫不及待地讀下冊,還沒讀完,但覺得比上冊好多了,下個月再回顧吧。

以下是本月精神食糧。


《The Lessons of History》(歷史的教訓)#

image

這本書先讀的英文版,然後找了中文版《歷史的教訓》來讀(有刪減)。整本書給我的感受是英文極其優美,作者旁徵博引又不過度深入

在這本書之前,作者花費了近五十年的時間,寫了 1500 萬字的《世界文明史》,因此,這本書讀下來有種舉重若輕的感覺,也就不足為怪了。

顯而易見,歷史編纂不能算是一門科學。它只能算是一個行業、一門藝術和一種哲學 —— 一個搜集史實的行業,一門通過將混亂的材料有意義地排列起來的藝術,一種尋求預見性觀點和啟蒙作用的哲學。​“當下乃為成事而拾掇的往昔,往昔尤為解惑而展開之當下。​” —— 這大約是我們所相信的和所期望的。就哲學而言,我們試圖通過整體來了解部分。就 “歷史哲學” 而言,我們又試圖通過過去來了解現在。

《Idea Makers》#

image

  • 本書講了一些數學、計算機方面的天才故事,有些是回憶,有些是整理。
  • 最喜歡費曼、拉馬努金兩篇,前者的個人魅力太強了,後者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 費曼那篇,印象很深的是:作者提出了一個需要研究的東西,然後兩個人研究了一下午,最後,費曼偷偷問作者,你怎麼發現的?作者說,我也不知道啊,費曼長吁一口氣,噢,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我還擔心你有辦法弄明白呢。還有就是,兩人在給公司做顧問時,費曼經常私下說,我們躲起來做點物理方面的研究吧。一個六十多歲的小老頭,用這樣的口氣和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說,真的有點老頑童的意味。

《This Could Be Important》#

image

這本書追憶了早期人工智慧的一些往事。作者帕梅拉是最早接觸人工智慧的一批人,她在上個世紀接觸到的人,在幾十年後都被稱為人工智慧先驅人物:

……1965 年在斯坦福大學的那個下午浮現在眼前 —— 葉爾紹夫和那個呼嚕呼嚕響的電傳打字機。事情已經過去了這麼久。一小群善良的靈魂擠進我的曼哈頓起居室,我認識他們半個多世紀了,他們的工作幫助實現了這一切:赫布・西蒙、艾倫・紐威爾、約翰・麥卡錫和馬文・明斯基。他們是人工智慧的奠基人,他們都是美國天才。

《風雨獨立路:李光耀回憶錄(1923-1965)》#

image

一直對李光耀打心底的佩服,可能源於早期看過他的一本書《李光耀觀天下》,他的視野,他的務實,他的坦誠,都讓我折服 ——搞政治的很少見像他這樣坦誠的

這本他寫的編年性質的回憶錄,記錄了他從出生,到求學,到從政,再到新加坡被動獨立而擔起大任的過程。一個聰明、實幹、看重效率的李光耀躍然紙上。

《指環王與哲學》#

image

這類書評挺有意思的,萬物皆可哲學。喜歡的人會很喜歡,就像影視拉片,掰開了,揉碎了,從不同角度給你講述這本書;當然,不喜歡的人會覺得相當無聊。

《平面國》#

image

不巧妙的隱喻,片面的諷刺,讀起來感覺一般。但作者仍舊讓我佩服,畢竟他在清朝的時候就在討論四維空間(1884 年),作為牧師卻嘗試勸說讀者不要信仰上帝,真正做到「不被維度所限制,不做偏見的奴隸」。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