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我们看历史时,有时候会觉得很简单,通常只记录了一句话:某个人做了某件事。但事实上,这个人为什么能做成这件事,背后通常很复杂。
我喜欢读历史,更喜欢读历史下具体的人,他是如何成长的,如何思考的,如何做成了什么事情。这其中,有他自身的努力,当然也少不了时代的运气,更多的时候是两者的交织。
他们的故事和他们做的事情同样重要,有时候前者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故事会持续地产生影响。
《走出戈壁:我的中美故事》#
这本书要看繁体版本,大陆版本简单对比了下,删减颇多。他的人生经历和杨小凯颇为相似。一个从监狱到经济学家,一个从戈壁到投资人。我读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永远不要放弃学习。有句鸡汤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们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The Psychology of Money》(金钱心理学)#
如果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欲望会少很多,当然也会省下不少钱。钱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带来自由,行动的自由,甚至是思想的自由,每天醒来最幸福的莫过于可以说「我今天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
另外,作者的博客也很值得读: https://collabfund.com/blog/
《你一生的故事》#
同名小说可以,其他的感觉一般,有点读卡尔维诺的感觉。
《大逃港》#
这本书于我而言,最大的价值是「逃港」这段持续数十年的历史,以及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 逃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圳成为特区的政策。
题材很好,但作者文笔实在不敢恭维。挺好的一些故事,非要加上许多臆想的心理描写,反而失去了故事的可靠性,尽管书中的故事都有人物为依据。
我最钦佩的是一些敢做敢为、敢闯敢拼的人,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港,同时也影响了后续的广东地区。还有逃港历史中那些闪耀人性光辉的香港居民们,他们不惜停工罢业、横卧公路以阻止港府遣送逃港人士…… 他们值得最大的敬意。
《我在深圳当市长》#
不像回忆录,更像是政府述职报告,官方用语太多,体制内的人或许会更有收获。
《Civil War in Guangxi》(广西内战)#
这本书区别于维基百科词条的地方是,提供了更多的数据以及具体的事例,看得触目惊心。
另外,在分析文革时期广西的高死亡率时,给出的角度也让我眼前一亮。地理位置偏远和党国体制强度都对地方死亡率有很大影响,政治机构的人员配备越完善,死亡率就越高。
在 1967 年的夺权浪潮中,时任广西政府主席的韦国清没有被撸下来,甚至还担任军队领导,这是很不寻常的,而这不寻常的背后,可能源于当时的战略:越南战争升级,而广西位于越南边境,且韦国清与当时的越南领导人交好。因此,韦国清有可能被中央刻意保护。
造反派与韦国清一派激烈对抗,造成许多伤亡外,掌权者后期更是采取了相关人士的清洗,扩大了伤亡。因此,文革时期的广西,除了对四类分子的迫害,还有两派之间的战斗以及清洗,大大提高了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