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叶星优酸乳

叶星优酸乳

阅读是砍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twitter
tg_channel
mastodon

讀記|二〇二四・三:飢荒記憶、癌症等

image

前段時間看到 luolei 的一篇部落格(我的老婆確診肺癌,希望能得到你的幫助),文章並不是募捐或者販賣悲情,而是坦誠地講述了確診以及治療的經歷,值得一讀。這篇文章以及對應的帖子下,有不少有價值的留言,luolei 也整理了一篇文章匯合了大家的資訊,感興趣可以讀一下,對了解癌症有幫助。

以前,我總覺得癌症只存在電視上,但這幾年身邊陸續出現不少癌症患者,我才發現癌症離我們並不遠。此前對癌症的恐懼,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癌症知識的缺乏,本月讀了不少相關書籍,幫助我很好地認識了這個「眾病之王」。

以下是三月精神食糧。


《定西孤兒院紀事》#

image.png

楊顯惠命運三部曲:《定西孤兒院紀事》、《夾邊溝紀事》、《甘南紀事》。白描的手法,平實的語調,有苦難,也有人性的溫情。這本書有幾章印象深刻:姐姐、蔓蔓、為父報仇。

《當呼吸化為空氣》#

image.png

一本未盡之書。一個神經外科專家,三十多歲,正值巔峰,卻檢查出了後期肺癌,兩年時間,人就沒了,癌症就是這麼殘酷。這本書就患者患病後的記錄,前半部分講述患病之前的經歷,後半部分講述患病之後的生活。

檢查出癌症後兩年時間,他和妻子孕育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在雙方充分溝通下),甚至在病情好轉時重回手術台,期間開始寫書,践行「軀體有盡時,靈魂無絕期」。然而,後半部分戛然而止,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在癌症面前不堪一擊。

《眾病之王:癌症傳》#

image.png

一本冗長的科普書籍,味如嚼蠟。不可否認,作者是一個醫學專家,但把複雜東西給普通人講清楚,是另一個本事。書的結構是比較清晰的,其實無非就是這兩個主要問題:癌症是什麼?怎麼治療?但整本書組織得很混亂,大章節下又取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需要讀者猜的小標題,簡直是讓人抓狂。

洋洋灑灑幾十萬字,真不如這個網友整理的筆記來得清晰,建議直接讀筆記,然後找感興趣的章節進一步閱讀 —— 然後你會發現,亂七八糟的目錄根本找不到對應的章節。

《癌症・真相:醫生也在讀》#

image.png

淺顯易懂,風趣幽默,值得一讀。有一些資訊增量,記錄一下:

  1. 套用公式理解為什麼某些人更容易得癌症:P=abcd。p 為癌症發生概率;a 為細胞分裂次數,歲數越大分裂次數越多;b 為每次分裂產生突變基因數目:c 為突變基因是致癌基因的概率;d 為免疫系統清除癌細胞失敗概率。
  2. 化療藥物可以殺死快速生長的細胞,但身體除了癌細胞還有許多這類快速生長的細胞,例如毛囊細胞,這就是為什麼化療後會脫發。
  3. 向日葵兒童癌症之家( www.curekids.cn ),致力於把最權威、最透明、最及時的兒童癌症資訊帶給中國的患兒和家長。
  4. 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霧霾與肺癌相關。
  5. 如果嬰兒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都健康,不建議花錢私人存儲脐帶血。一是存儲不規範,二是費用高昂,三是用得上的概率極低。
  6. PET-CT 檢查需要向體內注射放射性溶液,不建議普通人篩查時做,如果做了,做完後需與孕婦、嬰兒隔離一段時間。
  7. 印度仿製藥泛濫,主要是印度政府濫用「強制許可」條例,該條例的初衷是為了保障落後國家可以低成本應對特殊疾病的爆發,例如愛滋病、埃博拉。
  8. CT 本身有放射性,有致癌風險,除非是高風險人群(50 歲以上、長期吸煙等),否則不建議頻繁做。

《癌症・新知:科學終結恐慌》#

image.png

這本相比《癌症・真相:醫生也在讀》來說,內容比較淺,知識也比較零散,但總體來說有一定收穫。

《癌症密碼》#

image.png

書 2023 年出版,比較系統和全面,資料也比較新。癌變的種子早已種在我們身體,等待合適的土壤。完全殺死癌細胞不現實,相比治療 - 殺死,治療 - 遏制是更合適的策略。希望癌症在不遠的將來能夠成為可控的慢性病。一些新知:

  • 多細胞由單細胞演化而來,而癌細胞與單細胞在許多特徵上極為相似,故有「返祖」一說。
  • 癌症的「種子」早已種在全身的細胞裡,等待適合的「土壤」,環境、飲食習慣均是影響因素。正常細胞癌變,常介於正常與死亡環境之間的灰色地帶,例如頻繁的炎症等惡劣環境更容易導致癌變,長期低劑量輻射比突然高劑量輻射癌變可能性高。
  • 高胰島素會增加癌變的風險,而導致胰島素失調的肥胖、糖尿病均需要特別關注。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