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九月,父親復查,雖然不盡人意,但現在的情況或許就如醫生所言的「最好狀態」了。這只「靴子」落地後,我開始準備簡歷,尋求外出工作的機會 —— 是時候結束這大半年的遠程工作了。
也因此,遇到了一個質量挺高的博客: http://daichuanqing.com/ 。博客從 2008 年開始持續更新,話題主要集中在設計、產品方面。在裡面,可以看到許多早期移動互聯網產品的設計思考,雖然過去了十多年,但很多內容並沒有過時。恰恰相反,當下的許多設計都是從那時沿用過來的。我尤其喜歡讀這類早期互聯網的文章、雜誌,感覺就像尋寶一樣。幾天的時間,我幾乎讀完了所有的博文,受益匪淺,對產品、設計方面感興趣的讀者不妨去逛逛。
九月讀的最有趣的一本書就是《騙經》了,可以把它當作故事書看,也可以當作了解明代社會的素材去讀。每天幾個小故事,打發時間的同時,還能增強防騙意識……
以下是九月精神食糧。
《簡單法則》#
前半部分還不錯,挺受啟發的,後半部分開始有點不知所云,而且有點文不對題的感覺。作者可能是一個大師,但真不是一個好作者,經常寫著寫著就跑到了別的主題上,很囉嗦,雖然囉嗦是外國人寫書的老毛病了,但這麼小的一本書,大部分都是廢話,就太讓人失望了。
說兩個我覺得比較有用的原則:SHE:壓縮(shrink)、隱藏(hide)和賦予(embody);SLIP:分類(sort)、標註(label)、整合(integrate)和排序(prioritize)。SHE 來自「法則一:化簡」,總結來講就是盡量減少非核心功能,隱藏那些不常用的按鍵,並通過其他方式給設計賦予更多的意義,例如廣告代言人就是廣告的另一層含義。SLIP 來自「法則二:整理」,這不僅適用設計,也適用我們日常生活的整理。
《細節決定交互設計的成敗》#
這本書和很多年前讀的《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很相似,結構簡單,可操作性強,讀完後蠻多啟發,這也說明了自己在設計方面還有待加強。
近期在翻閱不少多年前的設計案例,覺得還蠻有意思的,結合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設計,才一一印證了某些設計原則。例如 SIM 卡的設計,不是正正方方的四邊形,而是有一個角被剪去了,這就幫助人們很好地識別如何放置,這是設計原則中的「采用限制因素防止用戶減少失誤」,那個被剪掉的角就是限制因素。反觀 Micro USB/Mini USB 的接口設計,每次抹黑插手機時都大概率得反轉一次 —— 此處感謝 USB-C 的偉大發明……
還有,一些地區或者特殊場合會把 1 念成 yāo,2 念成 liǎng,7 念成 guǎi,看過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人應該很熟悉電影裡的 217。這是應用了「減少混淆」的原則,因為 1 和 7 的讀音都帶 ī,很容易混淆,而一些場合比如飛機的塔台指揮,如果聽錯了則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會這樣念。在一些驗證碼或者識別碼的場景上,是很少見到 0、1、2、8 等數字的,因為它們同樣會和一些字母混淆,造成用戶在輸入時犯錯。
《滔滔生活》#
同樣是看似邊緣,但實則就是身邊人的故事,相比《你的夏天還好嗎?》,這部稍微多了一些敘事技巧。
金愛爛的故事裡,似乎男人都很懦弱、窩囊,而女人則堅韌、剛強,不知道是否也算是一種偏見。
《騙經》#
這是明代一本關於江湖騙人與防騙的故事彙編,全書二十四卷共四十八則,每一則都是一個小故事,彙成二十四類。書中大部分故事都不是虛構的,而是根據當時的傳聞潤色而成,因此,可以當作明代社會之切面。
雖然全書是文言文,但閱讀起來並不困難,有中學的古文素養基本就能讀懂。每一則故事的背後,都有作者的「按語」,精辟地指出騙術之巧妙以及提醒讀者如何防騙,這也是很值得讀的部分。
通讀全書,我發現許多現在的騙術,古代就有了,只不過換了個場景以及話術,但內核是相通的,不得不感嘆騙子嗎騙術的「源遠流長」。典型如「假馬脫緞」,假借買馬,讓販馬者一同回家取銀子,中途騙子進店買緞,又借口離開,因為店長看到兩人一同騎馬,以為是同伴,所以就沒在意,然而騙子正利用了這一點,以販馬者為質,實際上方便自己騙緞。
除了部分這類巧妙的騙術之外,大部分都是可防的,簡單總結就是:不貪小便宜,外出不露富,低調保平安。此處小便宜指的是:錢財、情慾、名譽等。只要遇到不符合常理的事情時,想想天上不會掉餡餅,基本就可以防住大部分騙子了。
《叔本華美學隨筆》#
此書是網友 lcomplete 贈送。此前我對叔本華的認識僅限於這個名字,知道是一個哲學家。讀完之後,我對叔本華的認識更為豐富了一些,覺得他是一個獨立思考且見解獨到的哲學家。
書中所談的思考、閱讀以及寫作等篇章,我受益頗多。閱讀太多而不思考,會使我們的精神失去彈性,未經整理的大量知識,不及深思熟慮之後的只言片語。他尤其在乎真正的思想,這種思想不是拾人牙慧,而是經過自身深入思考而得出的結果。
讀罷此書,我認為他是做到了他所聲稱的真正的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