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自己的經驗,以及參考眾多創作者的創作分享(影視颶風、極地手記等),分析中视频創作的一些高頻需求,列出當前解決方案,或者未來期望實現的方案,以供參考。
定義#
中视频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這個說法是近幾年才提出來的,綜合幾個平台的定義,大致是將 1 分鐘至 30 分鐘的視頻歸為中视频。
雖然這個定義很新鮮,但這個內容類型實際上由來已久。以 YouTube 為例,雖然沒有標榜為中视频平台,但據 Statista 報告,YouTube 全站內容的平均時長為 11.7 分鐘,說明大家生產和消費的內容的確多是所謂的中视频(不過近年來因為 TikTok 的壓力,也推出了短视频產品 Shorts)。
中视频特徵#
短视频因為時長短的緣故,傳達不了太多的信息,因此,更適合消磨時間,放鬆娛樂。中视频時長較長,可以容納更多的內容,因此,可作為知識、經驗的載體。
對比當下比較典型的中视频平台:YouTube、哔哩哔哩、西瓜视频、好看视频,雖然一些平台有自己的特色,如哔哩哔哩的影視惡搞,但總體來說,這些平台的中视频類型集中在這幾類:泛知識、泛興趣、泛生活、影視二創。
中视频相較於短视频,更專業,更有故事性,內容含量更豐富,同時,製作成本也更高。
中视频創作流程#
不同於短视频,中视频的創作者一般需要一些專業的知識,甚至有一定的團隊,視頻定位固定,因此,主題的規劃、故事腳本設計、團隊協作等會比較重要。
內容準備#
中视频創作者需要更強的故事創作、腳本設計能力,如果是團隊,還需要考慮在線協作。
創作者需求 | 解決方案 |
---|---|
不清楚定位,不知道做什麼,缺乏靈感 | 提供熱門榜單視頻,根據偏好推薦相似創作者,使用熱點生成,採用網絡梗、短篇小說、知乎故事、小紅書爆貼等生成 |
確定了主題,但找素材花費大量時間 | 提供有版權的素材,長視頻 AI 智能二創,視頻素材特徵標記,AI 生成圖片、視頻片段、音效、貼紙等 |
有了一些素材如音樂、爆梗,但不知道如何創作一個故事 | AI 識別編排出腳本、補充素材 |
基於熱門視頻二創,或者想使用他人的某些片段素材 | 輸入鏈接可下載並去水印工具,音頻提取,文案提取,輸入多篇內容鏈接 AI 智能參考創作 |
編寫腳本困難 | AI 寫稿,熱門視頻文稿參考,基於創作偏好人設推薦 |
文本朗讀耗時,AI 聲音缺乏感覺 | TTS,模擬人聲 |
腳本創作多人協作 | 在線協作工具 |
內容生產#
對版權更敏感,風格一致性要求高,提審流程簡便高效。
創作者需求 | 解決方案 |
---|---|
字幕導入,字幕對齊,文本朗讀 | 自動識別字幕,自動對齊,TTS 朗讀,人聲模擬 |
口播時的口癖清除 | 自動識別停頓、口癖等一鍵清除 |
口播不方便出鏡 | 數字人,卡通頭像替代 |
脏話消音 | 自動識別標記,批量消音 |
素材編排,對齊 | 根據字幕自動對齊 |
替換低質量素材 | 清晰度、含 logo 等建立標準並標記,AI 提升清晰度,處理 logo |
匹配音樂、音效 | 根據內容及風格,自動推薦音樂、音效,AI 生成音樂、音效 |
插入貼紙、搞笑片段、特殊的梗等 | 策略一鍵包裝,根據內容包裝特效、貼紙、轉場等 |
打碼、遮擋 logo 或隱私內容 | 圈選標記並自動追踪,AI 自動打碼車牌等隱私內容 |
視頻開頭的高光片段選擇 | 根據腳本及素材自動識別並生成高光片段,吸睛提高完播率 |
視頻結尾的引導行為插入 | 提供常規引導關注、轉發等行為模板,支持自定義修改 |
泛熱點、泛知識類產量大但要求低,重複工作多 | AI 文稿,文生視頻(根據策略編排圖文素材) |
風格一致性 | 片頭片尾、畫幅尺寸、聲音、封面標題等支持預設 |
協作剪輯,溝通意見 | 不同角色的處理記錄,批註,歷史記錄管理 |
團隊常規素材如 logo 等管理 | 團隊素材庫 |
視頻提審(領導、客戶) | 可通過鏈接分享草稿,支持在線批註回復 |
內容發布#
以獲利為導向,多平台同步。
創作者需求 | 解決方案 |
---|---|
標題、封面、簡介 | 根據內容 AI 生成,提供模板自定義,並可做預設方便沿用 |
版權鑒別 | 一鍵分析是否素材是否侵權 |
如何獲得更高的熱度? | 推薦關聯標籤、話題、活動、熱點 |
中長視頻拆分章節標記重點 | 拆分章節,視頻打點 |
同類視頻放到一個合集 | 合集創建 |
發布多平台 | 一鍵同步多平台 |
多平台的封面、標題等要求 | 一鍵生成多尺寸的封面、不同字數要求的標題和簡介 |
內容管理#
數據反饋指導後續創作,自有素材管理。
創作者需求 | 解決方案 |
---|---|
登錄不同平台查看數據 | 一個平台展示分發、互動數據 |
關鍵數據指導後續創作 | 轉粉視頻分析,觀看來源分析,同類創作者推薦 |
歷史素材、高頻使用的素材管理 | 團隊存儲空間,支持標記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