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擺清自己的位置,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不要瞎操心。太多的老人就是擺不清位置,什麼都要管一下,代際衝突由此產生。
-
之前借的錢,會成為下一次借錢的籌碼。所以,不要輕易借錢,需要警惕小額借錢的人,因為他有可能在積累你對他的信任,然後借一次大的不再還你。
-
如果一時還無法財務自由,那就先精神自由吧。
-
一個團隊很重要的是,知道在做什麼,以及要到哪裡去。
-
關於買房和租房,租房最大的顧慮是年老後的不安全感,但為了這四五十年後的不確定性,我們需要投入最好的二三十年人生,這值得嗎?
-
我發現,一些人很喜歡說他人「磨蹭」,尤其是親近的人,這就是典型的 judge 他人,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不符合自己要求時就說「磨蹭」。常見例子是,催洗澡。
-
保健院有許多孩子在按摩,據說都是因為這因為那的問題,一個思考:既然所謂的問題很普遍,那豈不是就不是問題了。當然,並不知道按摩的孩子佔比如何,所以也僅僅是思考而已。
-
張愛玲的《秧歌》中,巧妙地把自己的觀察以及預測,投射到農村的一起群體事件中去,如果把她當做簡單的言情小說作者,那就太看低她了。她的洞察力和文筆,不容置疑。
-
推上有個討論:事以密成,語以洩敗。大致的意思就是做事情要保密,一旦洩密了,就容易失敗。可能這就是長者口中的「悶聲發大財」吧,但實際上我並不喜歡這種做事風格,也不太喜歡和這樣的人打交道。陳冠希此前有個採訪,裡面有個片段我印象深刻,他提到在亞洲和洛杉磯的感受,說在亞洲,如果你有一個好點子,就會捂在懷裡,生怕被人知道,但是在洛杉磯,大家就會放出來一起交流,看看怎樣做得更好。在與人相處方面,我會更喜歡後者。
-
兒科主任在聽診之前,會用手暖一下聽診器,避免冰冷的機器接觸到孩子胸膛或背後。這樣細緻而暖心的操作,我沒在其他醫生身上看到過。
-
太喜歡汪曾祺的心態了。牙疼,聽說修女能治,好不容易攢了點錢,去了之後發現修女外出,開心地轉身拿錢去喝酒吃肉了。
-
沈從文對小說的見解還是很深刻的:要貼著人物寫;小說不要夾雜議論。
-
鎖推用戶描述讀完小說後的感覺,好美:讀完一本小說的時候如果正值黃昏,抬眼看窗外,倒像是走出了散場的電影院。那些鮮明的人物在身後漸漸淡去,美也好醜也好,最後都流落到各自的西伯利亞。大概率是一個陀翁的讀者。
-
任何道德原則都必須運用在具體事情上才有意義,而每件事情都有具體的細節和語境,不會完全一樣,作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必須看到貌似兩個差不多的事情之間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