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叶星优酸乳

叶星优酸乳

阅读是砍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twitter
tg_channel
mastodon

在首都差點被撞之後

image

北上廣深杭,除了上海沒機會去過之外,其他城市都待過一段時間。北京待得最久,因此它的交通狀況讓我印象也最深。

談交通避不開談公共交通。北京的地鐵,得益於大量的外來人口,每天早晚高峰可以說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沒坐過早晚高峰的四號線,可以說沒體驗過北京地鐵的酸爽。就好比來北京沒去老胡同喝豆汁兒。幸而在幾年前這兩項我都深入體驗過了,倒也無憾。

不過說實話,北京的公共交通在體驗以及服務上,還是比下了大部分的大型城市,毕竟是首都,面子還是要護的。無奈人口太多,總有一些兼顧不到的地方。

然而,我這次想要聊的並非這些公共交通,而是路上這些跑來跑去的私家車。

也就在前幾天,我在一個紅綠燈的斑馬線上差點被撞了。那天看到綠燈亮後,趕緊快步通過 —— 我知道公司樓下十字路口這個紅綠燈變得很快。就在這時,對面路右轉彎的車也在搶道加速通過,於是差點就怼上了我。

我一個行人過個斑馬線都得小心翼翼,這事要是放在我老家,我得指著司機鼻子罵他怎麼開的車。但考慮這是在偉大的首都,天子腳下,我得保持住自己的形象。於是我只是揮揮手,向差點撞到我的司機警示下讓我先通過。

這不是一次偶然的經歷,這類無禮的行車也不是寥寥無幾,這在北京的十字路口每天都在發生。至於哪一天誰被撞到那就不得而知了。

這不禁讓我思考,首都這麼個人才雲集的地方,受教育程度必然也是高於其他地方的,怎麼在交通禮儀這方面做得那麼差呢?這落差就好像我走進一個尖子班打算聽課,本以為大家都會規規矩矩地上課,沒想到一個粉筆頭就飛了過來,整個課堂不講一點紀律。

我想,這應該得算在司機身上,毕竟全國交通規則都一樣,怎麼到這行車禮儀都忘了呢?在我那十八線小縣城,行車時但凡看到前方有行人過馬路,不管有沒有紅綠燈都得提前至少五米減速,這已經是一個基本常識,類似的還有很多。要說是素質不高,這應該不是主要問題,毕竟能在北京開得起車的人,受教育程度以及素質都不會低到哪裡去。那麼會不會是環境使然,大家都這麼做,於是其他司機也就跟風做。這推測也很牽強。

最近我得出另一種猜測,這是受到網絡上杠精盛行的啟發。杠精的盛行除了網絡廣闊無垠的特性為他們的渺小外,還因為網絡的匿名屬性,讓他們感受不到道德的約束。同樣,北京城來往車輛太多了,我稍微不禮貌地行車一下下,只要不觸犯交通規則,那就會有什麼影響呢?頂多被行人鄙視一下,轉眼他就忘記我了,與我沒有任何傷害。

在十八線小縣城,或者更小的村落,除了規則的約束,最重要的是受到道德的譴責。來往的人群差不多也就那些,今天不見明天見,太出格就會被記住,甚至被譴責,然後兜兜轉轉,罵聲沒準就回到了自己的圈子,這種傷害可比違規罰兩百塊錢棘手多了。

當然還有其他可能,比如通勤路上趕著上班,比如對城市沒有歸屬感以至於不會在意破壞行車禮儀後帶來的負面影響……

規則之外還需要道德去約束,當一個城市發展得愈來愈大時,這類道德約束也在逐漸減弱。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變得非常微弱,甚至是沒有,也就談不上道德約束了。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