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對於林生斌,我的印象幾乎就停留在當年他家庭破碎的新聞 —— 妻子和兒女在保姆故意縱火的火災中喪生。這樣的遭遇,我很同情他。其實換做是任何一個人,遇到這樣的事情,我都會為他感到難過。
對於後續的發展,我便沒有任何關注。他如何撰寫情書給逝去的妻子,如何舉辦公開追悼會,如何與網友互動,這些跟我關係大嗎?非常小。所以我為什麼要花額外的時間去關注它們呢。故事發生後,他的一系列舉動,是真正在表達痛苦,還是刻意表現博取同情?這種太複雜了,下一個定義是很難的,況且還是一個你完全不了解的人。每個人面對類似的事情,內心的所思所想,採取的行動,都不盡相同。
我對此保留態度,而我對這件事的態度就是:我對林生斌的遭遇深表同情,但他的其他生活與我無關。林生斌在火災時,聽到消息的那一刻所展現出來的痛苦,我覺得是真實的。而後他的舉動,和他的痛苦是兩碼事。前些年我爺爺去世,聽到消息的那一刻我幾乎要昏闕,停在路上不能動彈,內心滿是懊悔和過去的記憶,這是第一輪痛苦。當晚在火車站的時候,再次抑制不住心中的難受,淚流滿面,這是第二輪痛苦。而我真正到家的時候,內心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默默地給爺爺點上一支香就在旁邊為他守靈了。
相比之下,我的表哥趕回家後在爺爺靈前號啕大哭,直到有人去把他拉開才願意起來。在外人看來,我的沉默不語相對於表哥的號啕大哭,難免會產生我面對爺爺的去世不傷心的感覺。但這並不是真的,我的痛苦以及我痛苦的方式他們看不到而已。我舉這個例子是要說明,親人逝去的痛苦是真實的,我相信這種痛苦普遍存在每個人心中;然後在過去一定時間後,這種痛苦會逐漸消失;不同的人面對親人逝去的痛苦,產生的時間以及表達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我一開始很痛苦,但痛苦過後開始坦然面對這件事情;表哥聽到消息時可能也是傷心不已,見到爺爺的遺照觸景生情,抑制不住感情而大哭。我們表現不同,但並不能否認我們的傷心。
我同情林生斌,但對於他後續的行為我是不理解的。首先是將親人逝去的痛苦公開,其次是將這個痛苦延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已經經歷過親人去世,面對親人的離開,恨不得在那幾天裡靜靜地陪伴其他家人,緬懷逝去的親人。但林生斌的操作則是將這個事情公開且鬧大,當然他想要公道,這是可以理解的,中國歷來有「按鬧分配」的傳統。最後他也如願將這個事情發酵成了公共事件,引起了全國網民的討論。假如他沒有做這些事情,他會引起關注並得到合理的賠償嗎?他最後得到上億的巨額賠償金,和他這一鬧有關係嗎?如果有關係的話那就讓人太絕望了。
接著,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他還將這種痛苦延續並公開。不管是陸續舉辦線下追悼會,還是做童裝品牌,都將自己個人的痛苦以及生活展現在微博上。要是換做他人,恨不得別人不要再提起這件事,以免喚起傷心的回憶。不單單是這件事,我對那些將自己生活事無巨細都分享到社交平台的行為也不理解。自己的親人去世了,今天燒了一炷香,發個朋友圈;明天守靈一晚上,發個朋友圈;後天出殯,發個朋友圈。發這些有什麼用呢,可以排解自己內心的痛苦嗎,他人真的能感同身受嗎?還是說只是樹立一個「我是孝子」的人設。同樣,吃頓飯發個朋友圈,聚個會發個朋友圈。發了之後這頓飯會更香嗎,這次聚會會讓彼此的感情更深入嗎?
我不理解的地方太多了。我不理解公開自己生活這件事,並且不願意去這麼做的理由很簡單 —— 社交平台上的大部分人我都不認識,也不認識我,遠遠達不到可以將我的個人生活公開給他們的程度,並且我認為也沒有分享的必要。正因為不夠熟悉,分享後難免會出現猜忌、攀比。這麼一說,我似乎從這個角度理解了網絡爭吵為何普遍了,因為彼此之間太缺乏了解了,加上匿名,表達情緒的成本很低,所以是個人都能上來爭吵幾句。當然,大家都在發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而有這樣觀點的我也許比較奇特吧。要是個個都是我這樣的觀點,社交平台估計都要滅絕了。
林生斌近期再上熱搜,我簡單看了下各家說法,發現眾多網友的憤怒主要是來自他的新生活 —— 新的妻子、新的孩子。說實話,能從家庭破碎的陰霾中走出來不是一件好事嗎?但網友不幹了 —— 此前樹立的「痴情男」「好丈夫」「好父親」人設呢?瞬間崩塌了。以前支持他的網友,大多是源於他的行為造就的人設。現在批判他的網友,想必也是當初那批網友吧 —— 成也人設,敗也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