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叶星优酸乳

叶星优酸乳

阅读是砍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twitter
tg_channel
mastodon

降低摩擦

image

每個人都有惰性,而我對抗惰性的一個辦法就是降低摩擦。

所謂降低摩擦,就是將步驟繁瑣的事情簡單化。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會將近期在讀的幾本書放在床頭,睡前醒來就能翻一翻。此方法效果極好。相比之前,我在近一個月就閱讀完了此前遺留的好幾本書。

另一個例子就是桌面的自動保溫杯。眾所周知,一個人每天最好喝 8 杯水。我個人不太喜歡喝冷水,喜歡 45 度的溫水,可一旦陷入工作或者娛樂後,手裡的水杯一空,就懶得去倒水。因為倒水之後還得加熱或者等熱水變溫,這一過程太久。

自從有了自動保溫杯之後,這一操作就變得很快速,伸手就能喝到溫水。因此,這個絕對可以入選我的 2020 年度好物之一。定時加熱,全天保溫,隨時隨地喝到溫水。

這兩個小例子,分別讓我養成了睡前閱讀、隨時喝水的習慣。雖然這兩個習慣我在很久之前就在刻意培養,但最終都效果不佳,每隔一段時間就因為各種原因中斷了。一方面的確是有其他因素干擾,另一方面則是惰性使然,一旦操作路徑變長,那麼促使我去完成的動力就會和當下其他的事情進行權衡,如果權衡不過其他事情,那麼就中斷了。

這個在很多地方是一個道理,例如瀏覽一個網頁,如果這個網頁加載時間超過 5 秒,那我大概率就會關閉走人了。小概率會再次嘗試,而這個小概率事件發生在我對這個網頁的價值期待很高。

同樣,在進行產品設計的時候,也要考慮用戶操作的路徑是不是盡可能簡化了?或者是在各方權衡下的最簡路徑。一旦路徑過長,或者加入太多無關干擾,那麼用戶最終到達最後一步肯定是會損失不少的。畢竟有路徑,必然會有損失

回到開頭的兩個例子,床頭放書,相比去書桌拿書,減少了起身拿書、找書的步驟;桌面保溫杯,相比去倒水,減少了起身倒水、加熱或等待變溫的過程,這些都是盡可能簡化從行動到目的的路徑,也就是降低了行動的摩擦,自然「流失」就會少一些。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