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從兩年前開始,我逐漸放棄了在朋友圈發太多的個人生活。
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保護隱私,其二是避免對比。
先說第一個,關於隱私。
從業互聯網以來,我深知在社交平台暴露自己隱私的危害性,即使是簡單的一張照片,一段吐槽,一截視頻,都有可能包含著我眾多的隱私,而這些隱私也許會在某個時間被某些人利用。
我的微信從大學開始便加入了眾多的陌生人,一面之緣的朋友,為了交換利益的社會人,魚龍混雜。有人說,你可以設置標籤、分組啊。這是一個辦法,但我不能保證一段時間後,我的分組還能跟上,相對於花費較大精力去維護分組的準確性,不如從源頭切斷。
再說第二個,關於對比。
自從社交網絡興起後,似乎大家的關注圈拓展了好幾倍。以前自己的交際圈,不過是家裡的親戚,上學的同學,興趣相投的朋友。而現在,這個圈子裡包含了認識的、不認識的人,有身價數千萬的大佬,也有每頓兩個饅頭的工人。
我去吃頓海底撈,發個朋友圈,也許有的人嚼著饅頭,咧嘴咒罵;也許有的人坐在遊艇笑稱什麼年代了還吃海底撈。
有人說,你這不是誇張了嘛。的確是誇張了。
每當我每年回家,七大姑八大姨跑來問我,從我上學時問我成績,到現在問我工作,我講完之後,看到部分親戚的表情,我就感到很難受,難受於他們的詢問並不是出於關心,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攀比慾望,而他們作為親戚,更加深了我內心的失落。
親戚尚如此,朋友甚之,陌生人更不必說。因此,我不想將這部分失落延續至我的虛擬生活 —— 朋友圈。
反過來想,我為什麼要在這麼個圈子裡發自己的生活呢,是為了吸引一部分人的嫉妒,然後滿足我的虛榮心嗎?還是為了展示給和我差不多人,告訴他們我其實過得挺好,快來羨慕我?亦或者自嘲下,給大佬下下飯。
說到這,肯定有人要說了,發個朋友圈,屁事那麼多,誰會在意你那麼多啊,你要不要臉。
這倒是,大家的信息流那麼多,朋友那麼多,會有幾個關注到你發了什麼。可是啊,總會有人看,看了勢必會有對比。與其徒增煩惱,不如不發。
另外,看到過不少研究表明,社交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抑鬱症的病發,尤其是女生,來源懶得去貼了。
至於真偽,無所謂了。從我的體驗觀察,社交平台帶給我的有歡樂也有焦慮,焦慮偏多。因此,我控制每週只看不到十次朋友圈,花費的時間不到半小時。
朋友圈不發個人生活,那我發什麼呢?取而代之的是發一些書籍、電影的推薦,或是簡單寫一下感想。
書籍和電影,在我看來是一種藝術,而藝術是共通的,不管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裡巴人,均有人能夠欣賞,產生共鳴。
生活不一樣,它被發出來之前,大多就被編輯好了,也定位好了,作用就是表現。我回看以前的生活朋友圈,無不隱含著炫耀的底色,為了滿足我卑微的虛榮心。我看到朋友圈裡那些琳琅滿目的照片,那高大上的定位,立刻就想起我以前的樣子。
藝術的記錄可以帶來平靜,也可以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活的炫耀帶來仰慕或嫉妒,帶來遙不可及或疏遠。
於是對比之下,我選擇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