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叶星优酸乳

叶星优酸乳

阅读是砍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twitter
tg_channel
mastodon

读《南货店》

《南货店》从小人物秋林在南货店里当学徒切入,逐渐将各个人物的背后故事串联起来,展示了一幅略带江南烟火气的图景。

前半部分关于吃的描写让我想起汪曾祺,关于村落小人物故事的叙述让我想起余华写的《活着》;后半部分关于官场部分,越读越觉得像是在逛网络小说,很浅很世故,甚至带点意淫。前面酝酿好的好滋味,被后面各种俗气所打乱,失了味道。

先说前半部分,人物塑造很清爽,南货店里三个老师傅,各有各的特色,作者一句话就把他们的画像勾勒出来:

吴师傅阴阳怪气,齐师傅冰清水冷,唯独马师傅,脸上挂满笑,像自家亲人。

对那个时代哪个地方的饮食描写尤其 “到味”:

齐师傅说,鳓鱼春季捕捞上来后,立即用重盐腌制入舱,这是第一抱。上岸后层盐层鱼装入缸内,盖上竹帘,压上重石腌制,这是二抱。一个月后再次翻缸,加盐,才算三抱。

马师傅烧肉骨头有窍门,只用砂锅。铁锅平坦,费油,温度一上,油变成蒸汽散发,浪费。砂锅面积少,沾油也就小。用火煨着,既节省柴火,肉油蒸发得也少。而且,砂锅吸油,洗不掉,不像铁锅,沾多少油,水一冲就没了,日积月累,这也是一笔账。

此时,姆妈总是在灶膛里烧火,蒸年糕,蒸隔纱糕,时不时能听见没干透的柴爿在灶膛里发出清脆破裂声。

这文字,直接唤起了我十几年前的回忆,仿佛置身于小屋里,在泛黄的灯光下看着身旁的父母在做好吃的。小说中这类描写很多,很地道传神,我觉得这是这部小说最大的魅力之一

再说后半部分,秋林从从南货店升迁到县里,关于故事的场面打开了,但也不深刻了,几乎都是走马观花,而且都是看过的花。到最后,干脆直接把每个人物的弄权和欲望都搬到台面一一展示,失了人物的刻画。

就像,我在听自家叔叔讲他听来的前一辈人的故事,只有陈述,陈述里没有感情

小说的最后,我觉得设计了一个不错的结尾。齐师傅走了,这个曾经被批斗、被打倒的人在临走之前最大的愿望是得到平反,然而秋林无力也不敢为他办到,只能在他死后起身写了一篇悼词。读了几遍悼词之后,秋林将悼词撕碎扔进垃圾桶,小说到此结束。

他最终没有将悼词送出去,因为他发现,他笔下的齐师傅的一生,何其平常。不禁感叹,人这一生,一个个人认识,一个个人离开,到最后,写在悼词上又有几多差别?

我觉得这结尾好在以悼词结束,仿佛不仅是哀悼逝去的齐师傅,更像是这个时代,以及已经改变了原则的自己。

image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