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叶星优酸乳

叶星优酸乳

阅读是砍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twitter
tg_channel
mastodon

你要老婆不要

偶然和朋友閒聊,被科普了一個 2019 年的老梗 ——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

我一查,這個梗來自一部 1982 年上映的老電影《牧馬人》,導演是謝晉。

電影的大背景是當時文革後的中國:文革平反,改革開放,人民對國家的未來滿懷期待。

故事從主角許靈均前往北京與父親相逢說起,此次父親從美國前來,目的是接他回去繼承事業。許靈均幼兒時期因父親前往美國追求個人自由,被棄養成為棄兒,青年時期又被打成右派,幾十年來在西北牧場做了半輩子牧馬人。在爺倆兒相處的一個禮拜裡,許靈均回顧了自己過去的經歷,有痛苦也有歡樂。

影片的主要矛盾點在於許靈均是否要答應父親前往美國。不同環境的熏陶,造就了完全不一樣的觀點。父親向往自由,對封建思想極度鄙棄,有著強烈的個人意志;許靈均在集體中長大,熱愛集體,相信國家的未來,希望能參與建設國家。他們截然相反的觀點,也是影片想要刻畫的文化衝突。

雖然背景放在文革中後期,但是整部影片沒有刻意去批判文革,也沒有過於抒情,只是平靜地展現許靈均的半生,猶如草原溪水,靜靜淌過。這是難能可貴的地方,也是我最喜歡的表達方式。

影片裡有幾個片段我印象深刻。

自從有了妻子李秀芝,許靈均整個生活都變樣了。

image

一開始,許靈均家裡只有一個碗,一雙筷,家徒四壁。李秀芝來了之後,蓋起了房子,壘了院牆,還種了樹,院裡滿地的雞鴨,養啥活啥。

李秀芝可以說是一個地道的中國婦女,但同時也具備了不少那個時代稀有的品質

例如,在遇到許靈均的時候,看到他體貼地把粥都給自己,把床讓給自己,還將攢了許久的錢說要送自己回老家。即使當時許靈均被扣著右派的帽子,但是她能突破這種政治上的固化思想,看出許靈均的品質,這在那個時代是很不容易的。

又如,她自強不息,目標明確,有自己的追求。作為女人,不拘於普通婦女的工作,做土牆,學文化,甚至還想著去趕馬。即使只有小學四年級文化,她也不斷地向許靈均學習識字,不降低自己的要求。時常把「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掛在嘴邊。

再如,她在教育子女方面,告訴兒子正確的金錢觀,即使爺爺是億萬富翁,那也不是自己的錢。想要什麼,努力賺錢,花自己的錢才安心。

李秀芝讓我想起沈復在《浮生六記》裡記錄的他的妻子陳芸。他們的共同點是婚後生活是充實而美滿的,並沒有成為戀愛的「墳墓」。許靈均和李秀芝甚至都沒有戀愛的過程,先領證再見面,最後相識相知。

林語堂曾評論陳芸為「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我認為,影片中的李秀芝也有同樣的特質,她是裡面一個美好的存在。許靈均能得此妻,三生有幸,李灵芝能得此夫,亦是如此。


純樸的鄉里情。

image

初來乍到,熱情的董大爺幫忙釘門簾,董大娘端來熱騰騰的食物,甚至郭撇子稀裡糊涂就送來了妻子。

鄰里保護著他不被批鬥,結婚的時候熱熱鬧鬧地前後招呼,給他們送來了糧票、錢還有兩人煮飯的鍋,駕著馬車送他去縣城。在他得到平反後,當上了小學老師。昔日鄰里的孩子的教育責任落在了他的肩上,這是一種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情義。這份厚重的鄉情,是他選擇留下的重要部分。


金錢還是感情?

image

父親是包辦婚姻的受害者,因此他憎恨這落後的制度和文化,於是撒手前往美國追求自由。而作為兒子,在婚姻方面的確也走了老路,但幸運的是,他們互相遇到了對的人。

父親的態度是有細微變化的,聽到他的婚姻經過時,表現出了氣憤和無奈。但是到了影片最後,聽了他的半生,父親卻向這位儿媳婦表達了贊美之詞。父親最後說,他在金錢上即使是億萬富翁,但在感情上卻是一貧如洗。

影片沒有給出這兩者的態度,只是平實地傳達不同的感受。

父親所憎恨的模式,也不完全是錯誤,自己的兒子就是一個例外。同樣,他所看輕的中國模式,也許也會有例外。

因此,當許靈均決定留下來的時候,他是理解的。當前往北京機場的時候,他是帶著留戀和不捨的,內心已經決定百年後要回來落葉歸根。

從一開始的不屑,到最後看到希望,兩代人都從彼此獲得了成長。帶點諷刺的是,原本想要改變兒子的父親,最後竟被兒子所改變。

許靈均最終沒有選擇離開這片土地,一方面是他口中的國家,另一方面則是這個「家」裡的人。他的鄰里,他學校裡的學生,以及他的妻兒。那是融入他血液裡抹不掉也捨不棄的東西。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