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和朋友闲聊,被科普了一个 2019 年的老梗 ——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我一查,这个梗来自一部 1982 年上映的老电影《牧马人》,导演是谢晋。
电影的大背景是当时文革后的中国:文革平反,改革开放,人民对国家的未来满怀期待。
故事从主角许灵均前往北京与父亲相逢说起,此次父亲从美国前来,目的是接他回去继承事业。许灵均幼儿时期因父亲前往美国追求个人自由,被抛弃成为弃儿,青年时期又被打成右派,几十年来在西北牧场做了半辈子牧马人。在爷俩儿相处的一个礼拜里,许灵均回顾了自己过去的经历,有痛苦也有欢乐。
影片的主要矛盾点在于许灵均是否要答应父亲前往美国。不同环境的熏陶,造就了完全不一样的观点。父亲向往自由,对封建思想极度鄙弃,有着强烈的个人意志;许灵均在集体中长大,热爱集体,相信国家的未来,希望能参与建设国家。他们截然相反的观点,也是影片想要刻画的文化冲突。
虽然背景放在文革中后期,但是整部影片没有刻意去批判文革,也没有过于抒情,只是平静地展现许灵均的半生,犹如草原溪水,静静淌过。这是难能可贵的地方,也是我最喜欢的表达方式。
影片里有几个片段我印象深刻。
自从有了妻子李秀芝,许灵均整个生活都变样了。
一开始,许灵均家里只有一个碗,一双筷,家徒四壁。李秀芝来了之后,盖起了房子,垒了院墙,还种了树,院里满地的鸡鸭,养啥活啥。
李秀芝可以说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妇女,但同时也具备了不少那个时代稀有的品质。
例如,在遇到许灵均的时候,看到他体贴地把粥都给自己,把床让给自己,还将攒了许久的钱说要送自己回老家。即使当时许灵均被扣着右派的帽子,但是她能突破这种政治上的固化思想,看出许灵均的品质,这在那个时代是很不容易的。
又如,她自强不息,目标明确,有自己的追求。作为女人,不拘于普通妇女的工作,做土墙,学文化,甚至还想着去赶马。即使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她也不断地向许灵均学习识字,不降低自己的要求。时常把「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挂在嘴边。
再如,她在教育子女方面,告诉儿子正确的金钱观,即使爷爷是亿万富翁,那也不是自己的钱。想要什么,努力挣钱,花自己的钱才安心。
李秀芝让我想起沈复在《浮生六记》里记录的他的妻子陈芸。他们的共同点是婚后生活是充实而美满的,并没有成为恋爱的「坟墓」。许灵均和李秀芝甚至都没有恋爱的过程,先领证再见面,最后相识相知。
林语堂曾评论陈芸为「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我认为,影片中的李秀芝也有同样的特质,她是里面一个美好的存在。许灵均能得此妻,三生有幸,李灵芝能得此夫,亦是如此。
淳朴的乡里情。
初来乍到,热情的董大爷帮忙钉门帘,董大娘端来热腾腾的食物,甚至郭撇子稀里糊涂就送来了妻子。
邻里保护着他不被批斗,结婚的时候热热闹闹地前后招呼,给他们送来了粮票、钱还有两人煮饭的锅,驾着马车送他去县城。在他得到平反后,当上了小学老师。昔日邻里的孩子的教育责任落在了他的肩上,这是一种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情义。这份厚重的乡情,是他选择留下的重要部分。
金钱还是感情?
父亲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因此他憎恨这落后的制度和文化,于是撒手前往美国追求自由。而作为儿子,在婚姻方面的确也走了老路,但幸运的是,他们互相遇到了对的人。
父亲的态度是有细微变化的,听到他的婚姻经过时,表现出了气愤和无奈。但是到了影片最后,听了他的半生,父亲却向这位儿媳妇表达了赞美之词。父亲最后说,他在金钱上即使是亿万富翁,但在感情上却是一贫如洗。
影片没有给出这两者的态度,只是平实地传达不同的感受。
父亲所憎恨的模式,也不完全是错误,自己的儿子就是一个例外。同样,他所看轻的中国模式,也许也会有例外。
因此,当许灵均决定留下来的时候,他是理解的。当前往北京机场的时候,他是带着留恋和不舍的,内心已经决定百年后要回来落叶归根。
从一开始的不屑,到最后看到希望,两代人都从彼此获得了成长。带点讽刺的是,原本想要改变儿子的父亲,最后竟被儿子所改变。
许灵均最终没有选择离开这片土地,一方面是他口中的国家,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家」里的人。他的邻里,他学校里的学生,以及他的妻儿。那是融入他血液里抹不掉也舍不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