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叶星优酸乳

叶星优酸乳

阅读是砍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twitter
tg_channel
mastodon

Obsidian:日常使用習慣

分享下自己 Obsidian 的日常使用。

當前的配置:

  • 主題:minimal
  • 插件:Dataview 等,羅列意義不大,後續會結合我的使用適當展開

我安裝插件的目的主要是提升效率而不是美觀,這是逐漸形成的基本原則;另外的原則是盡可能不破壞 markdown 格式,否則後續遷移成本太大。

使用的一年多來,每日打開的軟體必然有 Obsidian。我用它來做什麼呢?可以先看下我的文件夾構成

image

  • 收集箱:先創建,再歸類
    • Inbox
  • 日記周記:日常記錄和規劃
    • Daily
    • Weekly
  • 書影播客:輸入
    • Reading
    • Film
    • Podcast
  • 畫圖:草圖、腦圖、流程圖
    • Excalidraw
    • MindMap
  • 文章:輸出
    • Essay
  • 知識卡片:值得記錄的知識
    • Card
  • 摘錄:文章、語錄摘錄
    • Excerpt
    • Dialogue

可以看到,我的日常輸入以及輸出,甚至日程規劃,都可以放在 Obsidian 上。

  1. Obsidian 的頁面組織結構:左側是文件夾以及近期查看,方便快速切換文件;中間是編輯查看區域;右側是日曆、日程、局部關係圖,方便切換日誌以及瀏覽日程,同時了解當前文檔與其他文檔的關聯關係。
  2. 每天晚上我一般會創建次日的 Daily 文檔,做明日的簡單規劃,第二天就可以在對應文檔依據規劃實施,並記錄 間歇日記間歇日記 是我每日記錄的重點,它將會把 時間事件 串聯起來,此前文章有介紹過,之後也會展開,不贅述。
  3. 在記錄日常時,我可能會有一些輸入,例如開始看一本書《書名》,此時我的 Daily 就會出現一個雙鏈文件 [[書名]] ,並通過 Hover Editor 這個插件快速創建文件至 Inbox ,並在適當時候歸檔到 Reading 。同理,電影、播客、摘錄等均是如此。
  4. 對於更細的維度,我會用 標籤 去管理,例如出現了一個靈感,我會在 間歇日記 裡打上 idea 。我用得比較多的是 想讀 想看 以及一些給內容打上類別的標籤。這讓我在後續能夠快速定位到某一個類別的內容,例如我想檢索近期的書單,就可以利用 想讀 這個標籤。
  5. 關於輸出,除了 間歇日記 這些流水式的輸出,還有主題式的輸出。一類是卡片知識,我會使用固定的模版,附上我用自己總結的話,以及知識部分共識,同時帶上來源。最後會以卡片的形式呈現,方便回顧;另一類是主題文章,零碎的思路我會用 想寫 標籤標記,較為完整的思路我會放在一個寫作看板裡記錄;還有一類是對摘錄內容的延展,這類會通過插件導入,我在閱讀時使用 callout 標記,並輸出為卡片,方便回顧自己的想法。

整體的使用習慣是這樣的,後續會結合具體的場景進行展開,包括如何使用,以及用到什麼插件或者快捷操作。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