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叶星优酸乳

叶星优酸乳

阅读是砍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twitter
tg_channel
mastodon

日誌|二〇二二・八

image

  • 2022-08-31
    • 18:37 有些小說通過情節塑造人物,有些小說通過心理描寫塑造人物。後者的代表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茨威格。
  • 2022-08-30
    • 22:42 地下室人這個形象,正如名稱一樣,地下室的種種幽暗,統統體現在了地下室人這個綜合體上。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幽暗的一面,也就會有地下室人的一面。
  • 2022-08-29
    • 12:51 讀《窮人》。人是一個奧秘。應該解開它,如果你毕生都在解開它,那你不要說損失了時間;我在研究這個奧秘,因為我想做人。──陀思妥耶夫斯基
  • 2022-08-28
    • 23:12 今日看到一張圖片,拍攝的是一條橫幅,赫然寫著:勤做核酸是通往自由的必經之路。哈耶克直呼內行。
  • 2022-08-27
  • 2022-08-26
    • 23:35 我們學習歷史,不只是死記硬背那些事實,還應該學會利用過去的事情,培養批判性思維。
    • 16:27 下樓核酸,排隊了 45 分鐘,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人加入隊伍。似乎在週五這一天,大家都樂於離開工位參與到這個大型摸魚項目中。
  • 2022-08-25
    • 09:55 某些人喜歡做一些高大上的選題,按山雞哥的一個老師說:你自己不懂,把自己弄迷糊了,還做成 PPT 想把我們弄迷糊。
  • 2022-08-24
    • 19:01 每當我勸自己未來會更好時,我讀過的歷史就會跳出來讓我清醒些
  • 2022-08-23
    • 22:06 讀《地下室手記》。怪不得說茨威格受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響,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尤其是地下室人去參加那場送別聚會的前前後後,那種癲狂的心理描寫,一度把我拉回茨威格的《馬來狂人》閱讀記憶裡。
  • 2022-08-22
    • 09:59 數據就像歷史,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上學記》裡曾戲稱造假是社會主義的常態;《朱鎔基答記者問》裡朱鎔基也曾坦言此前有數據造假,但現在已經減少了;很慶幸許多年前就讀過《學會提問》這本書,教會我要如何看待數據。從事數據分析方向這些年,我更堅定了這樣的觀點 —— 大部分公布的數據背後有著絕對的主觀性
  • 2022-08-21
    • 20:43 讀《局外人》。法庭上人人都在批判默爾索對母親的處理,而無視本次庭審的重點:審判殺死阿拉伯人的罪行 —— 然而,眾人可以審判他的罪行,但無權審判他的靈魂—— 而有些人,卻時時刻刻想要救贖他的靈魂。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教你做人。
  • 2022-08-20
    • 14:32 一些沉默的歷史,需要經歷滄海桑田後才會露出深刻的歷痕。(摘錄自一本關於陳寅恪的書,萬聖書園)
  • 2022-08-19
    • 16:27 功成不必在我,反過來就是:我在必不成功。
  • 2022-08-18
    • 13:07 《上學記》裡有兩段挺有意思,一段是葛兆光讀完後,發現口述到 1949 年戛然而止,建議何兆武繼續說下去,何笑而不語;一段是上下兩本《上學記》《上班記》寫完後,作者尊重何兆武的意見,暫不發表《上班記》。2021 年何去世,2022 年《上班記》出版。
  • 2022-08-17
    • 19:32 AI 作畫短期內不會影響到設計師的飯碗,因為從描述到生成圖,是一個困難的過程,光是把需求描述清楚就不簡單,更何況是中途的調整。對設計師來說,AI 作畫可以提供很多思路,也能減輕很多工作。因此,我覺得 AI 作畫對設計師來說利大於弊,是一個補充,而非替代。
    • 14:34 看了一篇文章:這幾年,這些電影消失了。裡面有許多有深度的題材,但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無法面世了,不僅寒了劇組的心,也讓眾多影迷扼腕。正如有句評論:中國電影,已讀不回
  • 2022-08-16
    • 23:34 何兆武說得對,理解歷史還是得需要上升到哲學高度,零碎的歷史知識是無法真正理解歷史的。
  • 2022-08-15
    • 22:57 內卷的死循環就像陀螺,“我們要不斷抽打自己,讓自己這麼空轉”。(項飆)
  • 2022-08-14
    • 22:20 Ignore the noise brought by the news. If it’s important enough, someone will tell you about it. 回避那些不重要的新聞,把時間拿來讀書吧。(來源
  • 2022-08-13
    • 23:40 許多人是如此的渺小,渺小得如一粒塵土。他們依土而生,向土而死,無人知曉。
  • 2022-08-12
    • 13:14 看了雷軍個人演講展示的機器人,忽然想到一個很奇怪的事情:為什麼造機器人的那些公司,都執著於把機器人造成人形,這樣很難發揮「機器」本該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快速移動,兩個腳小碎步行走顯然比不過兩個輪子移動。
  • 2022-08-11
    • 22:01 朱自清的散文真的不適合放在小學課文裡當作範文讓孩子學習,扭扭捏捏,不乾不脆…… 正在學習寫東西的孩子,應該盡量保持孩童般的純真,而不應該學這類華而不實的辭藻。
    • 00:07 一個小觀察:大城市裡的歧視,並不是歧視外來人,而是歧視「下等人」;現今的大城市,絕大部分是外來人,存在歧視行為的有時候多是那些自以為「上等人」的外來人。
  • 2022-08-10
    • 09:41 Google 宕機,國外的人下意識懷疑是伺服器出問題了;國內的人下意識懷疑是梯子壞了。
  • 2022-08-09
    • 09:56 特朗普上台後,可以說是拯救了美國公共媒體,一是帶來了大量的新聞,二是線上自媒體零碎的報導導致人們更願意去看嚴謹的公共媒體。(聲東擊西
  • 2022-08-08
    • 19:30 你上過三次電視,你就成為了一個騙子。形容一個人在講述自己故事的時候,會下意識美化自己。(忽軟忽硬
    • 09:12 《絕命毒師》和《風騷律師》都是一部因糟糕決定而引發嚴重後果的劇,這個總結很到位。
  • 2022-08-07
    • 11:08 疫情這個玩意兒,一個月來一次,一次一個月,哪個城市都別想跑
  • 2022-08-06
    • 23:43 #quote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規矩是活的,人就死了。──大哲學家。
    • 20:09 《大時代》:丁蟹報仇點到為止,丁蟹報恩家破人亡。
  • 2022-08-05
    • 20:33 #Tool 監控電腦使用情況的工具,很詳細,支持多端,使用免費:tockler
  • 2022-08-04
    • 23:37 嘗試用 CSS 片段,將 markdown 加粗的語法,渲染成更適合中文的著重號,在維持標準語法的情況下,以傳統的方式標記出漢語句子的重點,看著還不賴。
    • 13:10 《朱鎔基答記者問》/ 美國公共廣播電視新聞網。美國人在很多問題上對中國不滿,但要知道,人們在不高興的時候對許多事情經常考慮得不會那麼周到
  • 2022-08-03
    • 20:49 看視頻,了解到一個俗語: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很符合那種情景 —— 通過一次關鍵行為,避免受到後續的迫害。例如《陽光普照》裡阿和在監獄裡通過反擊折磨他的人,最後獲得大家的尊重一樣。
  • 2022-08-02
    • 23:45 了解哪個月是大月,除了數手指,還有一個辦法:七前單大,八後雙大。
    • 23:07 當你和人講道理時,常常就會被人誤以為這就是你的立場,而完全忽略任何邏輯
  • 2022-08-01
    • 09:50 《監獄瑣記》之三中隊其他犯人。徐璋本,錢學森同學,同樣在加州理工攻讀博士後回國,錢研究制導,徐研究反導。因提出建立勞動黨等行為被捕入獄,前期在獄中受到優待,後續變為和其他犯人一樣。1975 年特赦出獄。徐璋本之於錢學森,正如巫寧坤之於李政道
読み込み中...
文章は、創作者によって署名され、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に安全に保存されてい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