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叶星优酸乳

叶星优酸乳

阅读是砍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twitter
tg_channel
mastodon

苦難文化

我發現,各個地方均有苦難文化,東亞各國尤其尊崇。所謂苦難文化,就是倡導先苦後甜,或者說要想成大事,必須先經歷一番艱難險阻。

例如我們熟悉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中的論證:

舜發於畎亩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又如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列舉的古人: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孫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韋遷蜀,世傳《呂覽》;
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奮之所為作也。

苦難在一定場景於一些人身上,的確會起到激發鬥志的作用,但我覺得不應該將苦難作為成功之前提。

我曾經犯過這類錯誤 —— 小時候練習乒乓球,為了鍛煉自己的接球能力,我將打壞的球用膠帶纏好繼續用,這樣球面是不規則的,反彈回來的路徑也不規則,以此來鍛煉我的反應能力,同時體現我的刻苦。但其實,這種作用微乎其微,因為正常的打球是不會這麼反彈的。最後還鬧了笑話,我姐以為我沒錢買球,偷偷給我買了幾個新球塞給我。

我當時就是過於信奉可以通過苦難鍛煉自己的球技,同時還心存一絲做給別人看的念想,也就是所謂的表面工作。這件事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就是因為教育給我的思想,讓我不知不覺將苦難文化植入心底,到了成年之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與這根植於心的文化產生了衝突。

我回想過去的經歷,那些人生關鍵節點、關鍵選擇以及個人品格的形成,並非來自那些我經歷過的苦難,或者他人的傷害、貶低,而是來自愛我的人、我自身的反思,是他們的鼓勵和支持幫助我一點一滴地成長。

然而,這類苦難文化太深入人心,以至於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喝茶有「苦盡甘來」的說法,教育孩子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訓導。

正因如此,不少人接受甚至扭曲了這種文化,以為要成功,需得先吃苦,即使本不用吃苦也要生硬地造些「苦」來吃,這便是自討苦吃。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