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各个地方均有苦难文化,东亚各国尤其尊崇。所谓苦难文化,就是倡导先苦后甜,或者说要想成大事,必须先经历一番艰难险阻。
例如我们熟悉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中的论证: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又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列举的古人: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
苦难在一定场景于一些人身上,的确会起到激发斗志的作用,但我觉得不应该将苦难作为成功之前提。
我曾经犯过这类错误 —— 小时候练习乒乓球,为了锻炼自己的接球能力,我将打坏的球用胶带缠好继续用,这样球面是不规则的,反弹回来的路径也不规则,以此来锻炼我的反应能力,同时体现我的刻苦。但其实,这种作用微乎其微,因为正常的打球是不会这么反弹的。最后还闹了笑话,我姐以为我没钱买球,偷偷给我买了几个新球塞给我。
我当时就是过于信奉可以通过苦难锻炼自己的球技,同时还心存一丝做给别人看的念想,也就是所谓的表面工作。这件事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因为教育给我的思想,让我不知不觉将苦难文化植入心底,到了成年之后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这根植于心的文化产生了冲突。
我回想过去的经历,那些人生关键节点、关键选择以及个人品格的形成,并非来自那些我经历过的苦难,或者他人的伤害、贬低,而是来自爱我的人、我自身的反思,是他们的鼓励和支持帮助我一点一滴地成长。
然而,这类苦难文化太深入人心,以至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喝茶有「苦尽甘来」的说法,教育孩子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训导。
正因如此,不少人接受甚至扭曲了这种文化,以为要成功,需得先吃苦,即使本不用吃苦也要生硬地造些「苦」来吃,这便是自讨苦吃。